Thursday, 21 March 2019

妈妈,我丢东西是因为我想告诉你……(刊登于《孩子》杂志151期)



刊登于《孩子》杂志151期 教总出版(2019年3月发行) 




 照片来源:互联网(www.pixabay.com


特殊小孩常常会做出各种令人难以捉摸的行为,总让父母和家人感觉烦恼和难以与其相处。

其实,特殊小孩的心思比一般孩子简单,他们又怎么可能难相处?

那么,当特殊小孩做出问题行为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找出行为背后的讯息


首先我们要做的事是找出孩子有关行为所要传达的讯息,我们才可以给予更恰当的回应。

这些讯息包括引起注意力、逃避或抗拒、自我娱乐或好玩、无法自我调节、感官知觉问题、身体不适等。

而如何找出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讯息?

通过细心观察、分析,这些隐藏的讯息就会慢慢浮现。之后,我们才可以针对讯息寻找对策。

倘若认为孩子有很多“问题行为”,可以先挑孩子其中一个行为来进行观察,并把观察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分析。

做记录时,要记录的事项包括发生“问题行为”的时间和地点、有关问题出现前所发生的事或情境、成人和孩子的反应(包括动作反应、情绪、表情、说话语气)。

切记,记录做得越详细,对接下来分析孩子的行为越有帮助。


步骤一:行为观察记录



如何做行为观察记录呢?举以下为例:


日期20/1/2019
行为:乱丢东西
时间及地点
“问题行为”出现前所发生的事
孩子的“问题行为”
成人/孩子的反应
备注
10.00a.m.
在客厅
妈妈拿出拼图放在桌上,要求芳芳把拼块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笑着拿起拼块往窗口丢去,并看着妈妈。
妈妈马上大声喝止,然后伸手阻止,可是已经来不及。
芳芳则看着妈妈笑了起来。


妈妈拉着芳芳走到屋外,并指示芳芳把拼块拾起来。
芳芳拿起拼块,马上又往前丢,然后带着笑容看着妈妈。
妈妈大声喝止,并对芳芳说:“去拾起来,不可以再丢啊!”
芳芳很兴奋,咯咯笑起来。


妈妈再次吩咐芳芳把拼块拾起来。
芳芳走到拼块旁,把拼块拾起来。然后,看着妈妈。
妈妈有点生气,大声对芳芳说:“不可以丢啊!”。说完,芳芳马上丢拼块,并笑咯咯地着看妈妈。接着妈妈在芳芳的手心打了一下。然后,妈妈把拼块拾起来,并拉着芳芳回到屋内。









要求芳芳把拼块拾起来很费神,不想继续和她拉扯。
5.00p.m.
在厨房
妈妈在厨房忙着煮饭,芳芳在客厅里走来走去。
芳芳拿起一个碗,往地上丢去,然后看着妈妈。
妈妈说:“说过多少次,不可以丢,你还丢!”,接着把碗拾起来。


妈妈继续煮饭。
芳芳又拿起刚才的碗往地上丢。
妈妈握着芳芳的手,成功阻止芳芳。


妈妈把碗放在高处,继续煮饭。
芳芳拿起妈妈装满切好的菜的大碗,然后把里面的菜倒在地上。
妈妈大声和用比较重的语气喊了一声芳芳的名字,芳芳看着妈妈笑,然后跑去客厅。
希望快点把饭煮好,所以没有理会芳芳。


步骤二:行为分析


针对以上例子,芳芳的行为和妈妈的反应经分析如下:

芳芳的行为:用不恰当的行为(丢东西)来得倒妈妈的注意(每一次丢东西后,都会看着妈妈笑,或等待看妈妈的反应。如果妈妈大声喝止,她显得更兴奋)。

妈妈的反应:每次看到芳芳丢东西,都会阻止,同时会大声地喝止芳芳。当芳芳重复丢东西后,妈妈开始生气和用更重的语气对芳芳说话。虽然如此,到最后妈妈并没有坚持要芳芳把丢了的东西拾起来。

根据以上的行为和反应,芳芳乱丢东西的原因可能是:



  1. 当芳芳丢东西的时候,可以逃避妈妈所指示的任务(做拼图)。妈妈的反应无意中加强了她丢东西的动机,让她得到妈妈的注意力,同时她也觉得妈妈的表情、说话语气很有趣。
  2. 当妈妈正忙着煮饭时,她无所事事,过去的经验告诉她当她丢东西的时候,不但得到妈妈的注意力,妈妈给予的反应也很有趣。她觉得这样很好玩,所以把碗和菜丢在地上。

步骤三:找出行为背后的讯息



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讯息可能是:

乱丢东西的可能原因
行为背后的讯息可能是
可以逃避妈妈所指示的任务(做拼图)

  • 做拼图需要很专注,对芳芳来说太困难了。
  • 厌倦了做拼图,芳芳想进行新的活动。
得到妈妈的注意力

  • 芳芳想与人互动,可是不知道正确的方式。
  • 她想要玩,可是没有足够的技巧或能力,也没有人和她玩。
妈妈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很有趣

  • 芳芳还不理解和分辨他人的情绪。

经过行为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到芳芳丢东西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沟通的方式,是芳芳表达内心需要的行为。

若只着眼于她的行为(喝止她丢东西或责罚),往往只能够治标不治本,并不能真正改善问题。孩子可能会暂时停止做出有关行为,但一阵子之后,又会故态复萌;有的孩子甚至会变本加厉。

因此,成人必须先找出孩子的内心所需和所面对的障碍。只要掌握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讯息,理解孩子的行为,成人就不会被这些行为影响情绪,才有办法冷静看待孩子的“问题行为”,并进一步寻求处理方案。如此,才能够与特殊孩子愉快相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