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8 February 2022

多元大脑系列:认识自闭症



每个自闭儿的能力和行为表现都不同,有者拥有很明显的自闭症特点,有者则非常接近一般人,而后者所面对的困难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不过,他们都拥有以下特征,只是每个人的程度不同。 

  

特征1:社交与沟通困难 

例子: 

  

喜欢独处、没有朋友

缺乏眼神交流 

很少主动与人展开互动或不与人交谈

不会玩想象力游戏,如:假扮游戏、家家酒 

没有用语言与人沟通  

没有礼貌、无礼 

不会依据情景给予适当的反应/没有反应 

缺乏情感同理心 

  

为什么会这样? 

自闭儿的大脑与一般人不同(或称之为多元大脑),所以他们的思考模式、行为都与普通人不一样。 

  

他们通常对于人的表情、情感的敏感度和理解有困难。但并不是所有的自闭儿都面对此问题,他们或许能感受和理解,可是却面对情感表达问题,不懂得如何给予反应。 

例如:他的朋友因考试成绩非常差而伤心,他感受得到对方的情绪,却不知道要说什么或做什么来安慰他。结果,他没有给予任何反应或给了不恰当的反应,如“你每次都是考试前一天才来温习当然考得不好”。此外,有些自闭儿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有限,因此影响了他们的社交和沟通能力。 

  

有些自闭儿在语言和听觉方面面对问题,因而影响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效果。所以,与人对谈对他们来说是一项挑战。有的则不用语言来沟通,说话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以上的困难使到他们觉得与一般人相处困难,所以喜欢独处,不要与人交往。 

  

  

换个角度思考: 

在我们的周围,是不是也有这些人:独行侠、不机灵、沉默寡言、不懂得人情世故?

不过,我们只会把这些特质当作他们个人的性格或缺点,从不认为他们有缺陷。

而这些“有缺点的正常人”,也往往面对社交问题,如不知道如何与人深入交谈、不知道该如何给予适当的反应,不会同理人等

换成自闭儿,尤其是特征不明显的自闭儿,我们为何不能将他们的自闭特征看作个人差异,而是缺陷呢?

  

  

特征2:感官知觉接收与处理别于一般人 

例子: 

 

1. 感官知觉过度敏感 - 如:对声音非常敏感的自闭儿,无法忍受吹风筒、吸尘机的声音。对触觉非常敏感的孩子,很怕被碰触或拥抱。 

 

2. 感官知觉缺乏敏感 - 如:对周遭的事情都无动于衷、对疼痛的感觉很迟钝。 

 

3. 寻求感官刺激 - 如:寻求挤压感

 

  

为什么会这样? 

自闭儿的感官知觉接收与处理与多数不同所以会做出与一般人不一样的动作或表现。若四周的感官讯息太多,导致他们无法负荷,进而产生焦虑与不安的情绪,所以他们会逃避人群或情绪失控。 

  

有些自闭儿与人缺乏眼神接触,也是因为当他们与人对视时,感官讯息太多,导致他们无法专注。相反地,若他们不与人对视,他们可以更专注地聆听。 

  

这些不同会为他们带来生活上的困扰和挑战,也影响学习,因为他们需适应四周环境带来的刺激挑战。 

 

 

  

换个角度思考

我们会羡慕美食家超级敏感的味蕾、称赞听力好的人拥有千里耳,形容眼力好的人有鹰一般敏锐的眼睛;就算是有味觉或其他感官不敏感的朋友,我们也只觉得这是天生的小问题,并不会特别在意。

 

一般人与自闭儿的不同之处,是他们遇到过激的感官刺激时,能够自我控制情绪,而自闭儿则需要辅助。

 

所以,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协助他们得到所需的感官需求。若他们的行为会给大家带来困扰,协助他找到替代方式或依据他们在感官知觉上的差异或能力,协助他们发挥所长。

 

  

特征3:独特行为与兴趣 

  

1. 重复性行为 

 

例子: 

不停摇晃身体或手

不停地笑 

用相同的方式玩玩具,例如:来回移动玩具车 

重复相同的句子或词(鹦鹉说话) 

  

2. 坚持相同的仪式或惯例 

 

例子: 

固定的物件一定要摆在固定位置 

抗拒改变,如:不能改变时间表里的活动 

  

3. 局限或固定的兴趣 

 

例子: 

沉迷于喜欢的物件、活动或课题。例如:喜欢数字的话,会被有数字的玩具、广告牌吸引。对于喜欢的课题,会主动了解和学习得很深入,对其他课题则不理会。 

  

为什么会这样? 

  

当自闭儿出现重复性行为时,有可能是减缓焦虑的自我调节方式、需要自我刺激或寻求感官刺激、一种表达方式。 

  

由于自闭儿的思考模式与一般人不同,这对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发展也有影响。当想象力或联想力有限时,玩法往往很单一;思想也会比较刻板,所以难以接受改变。当惯例有更动,反而会显得焦虑和不安,甚至情绪失控。 

  

局限与固定的兴趣一直以来都被看成是缺陷。然而,对于自闭儿来说,这个独特的兴趣是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动力,也是促使他们更深入地去学习与兴趣有关的事情。 

  

  

换个角度思考 

一般的人也有一些习惯或动作,亦或是寻求感官刺激感的行为,例如:咬手指、拨弄头发、抖腿 

  

如果没有给大家带来困扰或伤害,为何要将自闭儿的这些行为和动作视为“必须纠正的不正常行为”呢?为何我们就算觉得咬手指不卫生,也不会当众指责旁人,但对自闭儿独特的行为,就会投以鄙视和厌恶的眼光?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找到替代方式。 

 

主动与他们互动,引导他们,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从中延伸更多的玩法。 

  

狭隘的兴趣成为他们的亮点,给予辅助,帮助他们发挥所长 

 

 

 

特征4:情绪管理 

例子: 

情绪失控,引发各种不当行为,如:暴力行为、自伤行为。 

  

为什么会这样? 

  

自闭儿通常面对情绪管理问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比较弱,因此常常会失控,并做出不当的行为,例如:自伤和暴力行为。

无法让人理解或表达自己的想法、四周过于刺激的环境等,都会导致他们焦虑不安和情绪不稳定。若没有及时减缓或转移注意力,他们的情绪也许会失控,甚至崩溃。情绪崩溃时,做出过激行为,例如:打头、咬人、哭闹得非常激烈、打人。

 

有时候,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减缓情绪,例如:自我刺激行为和重复性行为。但这些行为往往令人觉得怪异,所以通常会被阻止。一旦被阻止,情绪也可能会失控。因此,如果这些行为没有带来危险或干扰,就请尊重尊重他们吧!

  

有些自闭症人士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当他们不安时,他们会抑制自己,避免做出任何怪异行为如果他们没有找到其他发泄出口,这样强行抑制而为他们带来更大压力,他们会变得抑郁;当他们最终无法控制自我时,情况一发不可收拾。 

  

换个角度思考 

  

压力会影响人的情绪。当一个人无法纾解情绪时,会变得焦虑、暴躁。若无法控制情绪会崩溃,甚至引发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不管是一般人还是自闭儿,都有可能在情绪崩溃时,做出激烈或无可理喻的事。而他们都不希望或都不喜欢这种事情会发生,但却控制不到自己。

 

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用合适的方式来调整情绪表达和沟通。

 

一般人面对情绪问题,会寻求心理辅导或治疗,而自闭儿则因生理因素影响,需要适当和专业的辅助,不同之处仅是介入方式而已。

 

  

  

  

 

  

无论有没有自闭症,都值得被尊重、接纳和欣赏。所以,请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适当的辅导别忘记有些特点也是他们的潜在能力帮助他们发挥潜力,把特点变成强处,对所有人都是百利无一害。

 

切记,我们认为自闭儿与我们不同的行为与表现怪异,是因为他们不是大多数,然而只要把这些不一样看作个别差异,就是尊重个体,往建构共融社会前进的一大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